Poster
  • ★第七十四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
  • ★榮獲柏林影展最佳歐洲電影、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及CICAE 藝術電影獎等三項大獎
  • ★西班牙瓦拉多利德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
  • ★北歐理事會電影獎最佳影片大獎
  • ★挪威阿曼達電影獎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編劇等4項大獎
  • ★烏克蘭奧德薩國際影展金爵獎評審特別提及
一朝被開發,終生忘不了
關於性
SEX
「性愛夢三部曲」之序曲
柏林影展金熊獎得主 達格·約翰·豪格魯德Dag Johan Haugerud代表作
電影簡介 劇情大綱 導演的話 導演專訪
演員的話 導演簡介 演員簡介 預告觀賞
【電影簡介】

《關於性》(SEX)是一部溫暖又具啟發的劇情片,聚焦現代親密關係與性別角色中的自由與界限,由挪威知名導演達格約翰豪格魯德(Dag Johan Haugerud)編劇並執導。達格約翰豪格魯德過去曾推出備受好評的電影《意外之後》(Beware of Children)、《巧克力工廠之光》(The Light from the Chocolate Factory)與《善良之前》(I Belong),已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本片由楊·岡納·洛伊斯(Jan Gunnar Røise)與托比約恩哈爾(Thorbjørn Harr)領銜主演,兩位角色在電影中所遭遇的自我認知的挑戰,既引人入勝、也令人感到奔放與不安。

《關於性》是達格約翰豪格魯德「性愛夢三部曲」(Sex Dreams Love)的序曲,「性愛夢三部曲」三部作品皆獨立成篇,圍繞慾望、認同與對自由的渴望展開。

[返回]

【劇情大綱】

兩名身處異性戀婚姻的男性,經歷了一場意外的事件,迫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對性、性別與自我認同的理解。其中一人與他名男子發生性行為,但並未將其視為同性戀或是不忠的表現,事後還與妻子坦白討論…;另一人則在夢中夢見自己成為女性的模樣,不僅讓他陷入困惑,同時開始懷疑自己的人格,究竟有多大程度是建立在他人的目光之下…。

[返回]

【導演的話】
「性」與「性別」充滿焦慮的話題…

我想拍一部有趣、發人深省又能讓人會心一笑的作品,講述兩位煙囪清潔工在性向與性別觀念上所遭遇的意外挑戰。

這部電影《關於性》(SEX)探討了我們在生活中對性向與性別設下的邊界,以及這些界線是否寬廣到足以容納我們真實、與可能成為的樣貌。我想傳達的是,「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不總是緊密相連;「愛」與「性」也不必然相扣,雖然我們經常認為兩者有所關聯。《關於性》同時也是關於如何獲得更多生理與心理的表達自由,同時又不傷害我們所在乎的人。

我同時想展現,在談到「性」時,我們的情緒是如何從興奮與喜悅瞬間轉為羞愧。即便在這個已經開放了許多的現代社會裡,「性」與「性別」的話題仍舊充滿焦慮與道德壓力,這實在讓人困惑。

我選擇讓主角是兩位外表看似異性戀的男性,他們之間有著信任與親密的友誼,能夠彼此傾訴最私密的經歷,並從對方的觀點中尋求支持。這樣的男性友誼或許不常見,但絕對有可能存在。我相信電影不應只是反映現狀,更應開啟「世界可以是怎樣」的想像。電影若能在觀眾心中種下一顆念頭,激發全新的思考與對話,那正是這部電影最珍貴的力量。

最後,這部電影《關於性》也想呈現大城市生活的樣貌,展現周遭環境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整天在高樓穿梭與車潮中流動,雖然有時會感到疲憊與壓迫,但也能感受到美。我們希望透過本片捕捉這些日常細節的光影。

[返回]

【導演專訪】

問:您認為電影《關於性》是在講什麼?

答:我認為這部片是在講「性」與「性傾向」。它探討了我們在人生中針對「性」與「性別」所設下的邊界是否夠寬廣,足以容納我們所有的樣貌、以及我們可能可以成為的樣貌。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想這也是一部關於「給自己更多自由」的電影。同時,它也涉及了男子氣概、友誼與宗教等議題。

問:在《關於性》中,觀眾看到兩位男性對自己的性傾向進行反思。您希望透過這點探討什麼?

答: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為「性別認同」的討論提供一個具體的焦點。什麼是性別認同?擁有一個性別,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從情感層面來說,成為男人、女人或非二元性別的體驗分別在哪裡?我們不斷地對自己與他人的人生設限。有沒有可能,一些我原本認為與我無關的事物,其實會是我本來的一部分?這些就是片中兩位男性試圖透過對話解答的問題。

我認為電影的功能之一,是促使觀眾思考原本不曾想過的問題。《關於性》這部電影,就是一次試圖讓觀眾「活得更寬廣」的選題。

問:您是否有意識地想在這部電影裡,談論性傾向的議題?

答:我認為我們應該假設人們的「性經驗」比表面看起來還要豐富,也比他們自我認同的種類還要多樣。「性」其實比它所呈現出來的形式更加模糊。同時,「性實踐」與「性認同」之間也有所差異。這並不是什麼前衛的觀點,但我依然覺得值得一探究竟。

問:為什麼選擇讓煙囪清潔工作爲兩位主角的職業?

答:寫劇本時,我總喜歡探索不同職業。我對煙囪清潔工作很著迷,因為了解的不多,因此對我來說,這份工作帶有一種神秘氣息。許多人對這職業印象不錯,並且覺得業內的凝聚力似乎很強。甚至,義大利每年還會舉辦歐洲煙囪清潔工節,邀請來自各國的人穿著自己國家的制服上街遊行。

雖然現在女性從業人數逐漸增加,但數量不多,因此傳統上這行業還是以男性為主。因此,它非常適合作為探討男性性別角色的背景。再者,拍攝煙囪清潔工的故事也讓我有機會在屋頂上取景,拍到開闊的天空與城市全景,這讓電影的整體視覺更為迷人。

問:您與楊岡納洛伊斯(Jan Gunnar Røise)以及托比約恩哈爾(Thorbjørn Harr)合作多年,本片劇本也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為什麼認為他們特別適合演出這部電影?

答:我本來就很想再與他們合作,同時也希望創作出可以讓他們挑戰自己、挖掘新面向的角色。畢竟,跟這麼有才華的演員合作,你會希望提供讓他們能更上一層的空間。

此外,我很喜歡跟他們共處片場,他們會激發我思考,同時也帶來輕鬆愉快的氛圍。這對我、以及對整個工作團隊都很重要。

[返回]

【演員的話】
挪威影帝 托比約恩哈爾Thorbjørn Harr的話

通常我在詮釋角色時,很快就能理解他是怎樣的人,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但在這部電影中卻不是這樣。我飾演的角色在夢中遇見大衛鮑伊(David Bowie),而鮑伊看著他的方式,就像是在看一位「女性」。他因此感到困惑,並開始質疑自己一直堅守的性別邊界,以及該邊界是否真的能定義他。我記得我還曾問過導演:「你真的確定要我來演這個角色?」

在這部電影裡,我表現出某種真實、但卻不完全理解到底是什麼的情感。這種狀態我認為是好的。我的角色長時間陷於思索之中,所以作為演員的我,也理應對整個狀況感到迷惘。這個角色原本可以以更好理解、更具備女性特徵的方式表現,但我們刻意選擇了另一個方向。

在《關於性》(SEX)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是兩位男主角之間的友誼。大家常說男性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只要我們願意,其實是可以的。我前陣子看了一場現代舞演出,也有同樣的感受,只要我們願意,「身體」也能成為表達情感的媒介。要成為舞者並不容易,但看見別人能夠用身體說故事,也會讓人受到啟發。同樣地,男性也許不常「聊心事」,但其實如果願意,是可以這麼做的。我希望更多男性能走進電影院來看這部電影。

挪威影帝 楊岡納洛伊斯Jan Gunnar Røise的話

我跟導演合作過很多次,但他從來沒有像在這部電影裡一樣,把我推得這麼深。 我飾演的角色背叛了妻子、跟一名男子發生性關係,然後告訴他的朋友——他們公司的主管。在排練前,我對這角色的理解是比較強悍一點,但在拍攝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愈來愈脆弱,也陷入更多困境。這種轉變其實很酷。

「與一名男性發生性關係」,比我和片中角色原本想像的還要複雜,也產生了更深遠的後果。最後,角色的自我認同與他所感受到的自由之間,產生了一道深邃而痛苦的裂縫。

我們演出的那個環境也非常吸引人,不論是象徵著我們生活壓力的新興大樓與高速公路,或是煙囪清潔這個職業本身。或許在這種男性主導的場域中,談論性別角色會更加困難?對我而言,《關於性》是一部充滿「如果⋯⋯怎麼辦?」思考的劇情片。

[返回]

【導演簡介】
導演/編劇:達格約翰豪格魯德Dag Johan Haugerud

達格約翰豪格魯德(Dag Johan Haugerud)生於1964年,是一位編劇與導演,以其小說、電影與短片廣爲人知。他的長片《善良之前》(I Belong,2012)曾榮獲挪威奧斯卡阿曼達獎(AmandaAward)最佳劇本以及北歐理事會電影獎(Nordic Council Film Prize)最佳影片大獎。2019年,他執導的電影《意外之後》(Beware of Children)大獲成功,於哥德堡影展奪下最佳北歐電影與最佳女主角(Henriette Steenstrup),並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奪下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劇本與男主角等九項挪威奧斯卡大獎,創下挪威影壇新紀錄。

達格約翰豪格魯德亦出版多部小說,並創作多部備受肯定的短片。《關於性》為「性愛夢三部曲」的首部作品,除獲選第七十四屆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更榮獲柏林影展最佳歐洲電影、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及CICAE 藝術電影獎等三項大獎,以及挪威奧斯卡「阿曼達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等4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返回]

【演員簡介】
楊岡納洛伊斯Jan Gunnar Røise

楊岡納洛伊斯(Jan Gunnar Røise)生於1975年,2000年以挪威電影《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踏入電影圈,至今參與超過30部作品。代表作包括《夏威夷,奧斯陸》(Hawaii, Oslo)、《佩德森同志》(Comrade Pedersen)、《該死的順序》(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意外之後》(Beware of Children,2019)、挪威版《完美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s)。

楊岡納洛伊斯2000年畢業於挪威國立戲劇學院,之後則活躍於國家劇院。2005年,他出演導演達格約翰豪格魯德的首部劇情長片《教授與摺紙女孩》(The Professor and the Origami Girl),2019年以達格約翰豪格魯德的電影《意外之後》奪下挪威奧斯卡影帝大獎。並以新作《關於性》連奪挪威奧斯卡「阿曼達電影獎」以及西班牙瓦拉多利德國際影展雙料最佳男主角大獎。

托比約恩哈爾Thorbjørn Harr

托比約恩哈爾(Thorbjørn Harr)生於1974年,幼年時期即出演多部電視影集,2003年以電影《終點莫斯科》(Destination Moscow)登上大銀幕,至今出演超過30部電影。他的代表作包括《火星與金星》(Mars & Venus)、影集《維京傳奇》(Vikings)、電影《0722:極右挪威》(22 July)、《意外之後》(Beware of Children)、《奪命隧道》(The Tunnel)、挪威版《完美陌生人》(Perfect Strangers)。

托比約恩哈爾於2000年畢業於挪威國立戲劇學院,並長年於國家劇院演出。曾獲頒佩爾奧貝爾榮譽獎(Per Aabel Honorary Award)與挪威戲劇獎(Hedda Award)藝術成就獎。他與導演達格約翰豪格魯德合作多年,包含2005年《教授與摺紙女孩》,並以《意外之後》獲得挪威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大獎。並以新作《關於性》勇奪西班牙瓦拉多利德國際影展最佳男主角。

西莉福爾伯格Siri Forberg

西莉福爾伯格(Siri Forberg)生於1970年,現任挪威奧勒松表演藝術節(Høstscena)藝術總監。她曾參與過多部舞台劇與影視作品,包括影集《7月22日》(22 July)與電影《意外之後》(Beware of Children)。西莉福爾伯格亦長年擔任戲劇製作人與編劇,推動多項國際表演藝術合作計畫。西莉福爾伯格曾演出並以新作《關於性》勇奪挪威奧斯卡「阿曼達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大獎。

碧兒潔特拉爾森Birgitte Larsen

碧兒潔特拉爾森(Birgitte Larsen)生於1981年,畢業於挪威國立戲劇學院,並在國家劇院擔任多部舞台劇的主角。她的代表作品包括《不朽之人》(EnUdødelig Mann)、《超完美地獄》(The Bothersome Man)、《善良之前》(I Belong)與《葛莉特》(Gritt),後者讓碧兒潔特拉爾森獲得挪威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