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師楊英風深情人生首登大銀幕

上千件藝術極品 引領臺灣藝術百年風華

楊英風、釋寬謙、蕭瓊瑞、神林恆道
朱銘、劉國松、謝里法、林保堯
陳履生、丁寧、林絲緞、潘襎
我父英風
MY MENTOR MY FATHER
釋寬謙監製
符昌鋒導演 王亞維製片

電影簡介 劇情大綱 監製的話
導演介紹 人物介紹 預告觀賞


楊英風深情人生首登大銀幕《我父英風》見證台灣藝術百年風華

很多人不知道,那讓電影人朝思暮想的金馬獎座,其實出自雕塑大師楊英風之手。楊英風一生充滿傳奇,年輕時曾以大阪萬國博覽會雕塑〈鳳凰來儀〉妝點中華民國館驚艷世界,連建築大師貝聿銘都讚嘆不已。而他精采豐富、令人讚佩的一生,如今也被拍成電影《我父英風》。該片由符昌鋒執導、王亞維教授製作,並由楊英風三女-釋寬謙法師親自監製完成,劇情則由釋寬謙尋找父親失落各地的作品展開,她追尋父親楊英風的過往足跡,走訪北京、上海、雲岡石窟、東京、大阪、新加坡、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等十多個城市,重塑她心中父親的完整樣貌。途中更拜訪諸多故舊友人,包括蕭瓊瑞、神林恆道、朱銘、劉國松、謝里法、林保堯、陳履生、丁寧、林絲緞、潘襎等大家都在影片中一一提及楊英風對時代的貢獻與對後世的影響,見證了這位一代大師引領臺灣藝術的百年風華。

這部費時8年攝製完成的紀錄電影《我父英風》,劇情從釋寬謙法師的視角出發,引領觀眾一探楊英風大師的成長經歷與深情人生。楊英風日治時期於宜蘭出生,少年赴北京依親,開始學習西方藝術。再赴日本學習建築時,目睹日本帝國戰敗,令他反思。戰後他遊歷雲岡石窟時,受到了極大震撼,回台後投入創作,將東方人文與現代抽象藝術成功結合,並以雕塑成名於藝壇。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即為楊英風百年冥誕,電影《我父英風》此時問世,格外具有意義。而釋寬謙親自監製該片,「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的力行實踐,則堪為典範。

《我父英風》透過楊英風一生的創作,呈現了這位大師對生命素養與宗教人文的重視與關懷,並為台灣百年藝術史溯及了根源。片中楊英風上千件藝術極品令人嘆為觀止,當〈鳳凰來儀〉(大阪,1970)、〈東西門〉(紐約,1973)等代表作一一在大銀幕出現時,觀者無不感動萬分。值得一提的是,楊英風除一生藝術作品多達2554件,更為台灣作育英才無數,包括台灣木雕界譽有「北朱銘、南張敬」的兩位大師,也都是他的弟子。有趣的是,當年朱銘舉世聞名時,有人問楊英風「你是怎麼教朱銘的?」,楊英風表示他其實沒什麼教他,「我只是告訴他(雕刻時)什麼時候該停」,讓人深深感佩其藝術涵養與智慧。

這部見證楊英風大師的百年風華的電影《我父英風》,將於8月2日起全台戲院感動上映。楊英風美術館更同步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現正於國立臺灣工藝中心臺北設計分館展出至8月18日止。觀眾可同時透過電影與展覽、關注楊英風大師一生的藝術成就,與他生命留下輝煌光燦的史實,備顯珍貴可佩。

[BACK]

他的成長與創作,豐富了台灣近代藝術史…

楊英風日治時期於宜蘭出生,少年赴北京依親,開始學習西方藝術。再赴日本學習建築時,但目睹東京大轟炸,日本帝國戰敗,令他反思。戰後他遊覽雲岡石窟,受到極大震撼,回台投入鄉土寫實主義,同時又得於雲岡石窟雕像啟示,走向現代抽象主義藝術,以雕塑成名於藝壇,更培植了如台灣重要雕刻家朱銘等無數優異弟子。

釋寬謙法師是楊英風的三女,與父親親近但又有距離,出家三十多年之後追尋父親足跡,跨越東亞、北美與中國,走訪十個多城市,拜訪故舊友人,包括蕭瓊瑞、神林恆道、朱銘、劉國松、謝里法、林保堯、陳履生、丁寧、林絲緞、潘襎等大家,更理解了父親的思想與作品的轉變,與她在佛法早就相應,既是父親也是她的師父。

《我父英風》從釋寬謙的視角,引領觀眾一探楊英風的成長經歷與深情人生,以及他創作的豐富與多樣。藉由尋找父親分散於世界各地的作品,重塑她心中父親的完整樣貌,見證了這位一代大師,如父如師,結合東方與西方,展現臺灣藝術的百年風華。

[BACK]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明年是家父的百歲冥誕,老人家也已經離世二十多年了,然而他的藝術成就就是台灣文化界重要的公共財,仍然持續地引領著台灣藝術界向前邁進,而我們早就從2015年開拍楊英風紀錄片,歷經8年終告完成。紀錄著全台灣甚至全球各角落,存在著不少英風大師藝術作品亮麗的足跡,卻很少人知道大師是經過非常多失敗的案例過程中,碩果僅存下來的。

雖然楊大師擁有豐富的學思歷程,小學在台灣,中學與大學在北京,回到台灣念師大美術系,也曾經以輔仁大學傑出校友身份,到梵蒂岡教廷謝教皇,進入藝術大學學習錢幣浮雕,歷經三個大學,卻沒有一個完成。

他不同於一般藝術家,因為留學日本學過建築,加上戰亂中輟學回到北京,曾經與雲岡大佛的相遇相應,因此啟發他不斷地累積深厚儒、釋、道的哲學思想,形成他深厚的文化底蘊。

因此他的作品有思想、有結構、有系統,可以在紙上作業,也可以放大成為景觀雕塑。歷經傳統的基礎,素描、漫畫、版畫,亦可以泥塑鑄銅,現代,可以結合科技材料:雷射、不鏽鋼及應用金屬。因此縱然沒有良好的創作場所,家庭、客廳的角落,出國旅行中,飛機上、旅館裡、朋友家中就是他的工作地點,可以說充滿著「窮則變,變則通」隨機應變的精神,如同佛教講的菩薩道就是以因緣法,有容乃大地適應世間與有情眾生。

家父博學多聞,學貫中西,佛法觀照是他創作的活水源頭,寬大為懷、謙虛隨和,是他做人風格的寫照,常常覺得他的修養如同高僧大德,只不過他以藝術弘揚佛法。星雲大師曾說:「楊大師一生的創作,雖然並不完全是雕刻佛像,但卻件件都是雕鑿佛性」。

我出家後,才愈發理解家父的創作理念,又互以佛法豐厚家父的創作泉源,家父晚年展覽會,表達的是「向來回首雲岡處,宏觀震攝六十載」,最後一篇文章是「大乘景觀論」。家父英風大師,不只是我的父親,更是我人生的心靈導師,藉著英風百歲冥誕前夕,向大師致意,也是我行菩薩道中結合佛教與藝術的動力泉源。

[BACK]

符昌鋒,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製作碩士,台灣東海大學建築學士。1990年拍攝《尋找台灣生命力》紀錄片,以第一人稱敘述風格,開啓台灣電視史上,影像創作的新里程。1997年以獨立創作精神,推出首部黑色喜劇長片《絕地反擊》,廣受好評並接連受邀各國際影展。2007年與Discovery channel合作,以台灣90年代流行音樂文化的復興運動為主軸,描述阿妹-張惠妹的崛起與成名之後的內心焦慮與困境,同時展現台灣90年代多元的、豐富的,創造力力十足的文化狂飈年年代。2018年,完成了投入長達3年獨資籌拍的:陶藝家林錦鐘紀錄片《火焰中的星空》,展開10年拍攝計劃,期許以紀錄片的方式拍攝分佈在台灣各個角落,默黙耕耘的藝術家的故事。2019年,以台灣近代50年民主政治發展為背景,拍攝完成台灣電影史上少見的、政治的懸疑推理類型電影《幻術》,近乎歴史重建的拍攝手法,結合推理小說的故事推展,構成一部描述台灣政治有如一場巨大的幻術,虛實難分。

重要作品:
2024年《我父英風》紀錄電影
2023年《光亮之前》榮獲文化部紀錄片製作補助
2022年《滾動的詩》入選台積心築藝術季
2021年《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榮獲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獎、最佳剪輯、最佳聲音等3項大獎
2021年《幻術》電影

[BACK]

楊英風上千件藝術極品《我父英風》引領臺灣藝術百年風華

楊英風(1926—1997),是臺灣宜蘭出生的雕塑家,一生創作2554件以上作品,以其創作晚期現代主義抽象組合造型、不鏽鋼材質和中國式的藝術思維著稱。

青少年時期跟隨父母在北平(北京)經商,年少時曾在北平讀書。1940年,開始對藝術充滿熱情,並師事臺灣美術家郭柏川、日本藝術家淺井武和寒川典美。二戰後1946年,輾轉又從日本回到北平,先就讀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隔年回到臺灣與李定結婚並在蘭陽女中教授美術,後來到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系擔任繪圖員。1948年,他在戰亂烽火聲中回到臺灣,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此時深受渡海三家中的黃君璧、溥心畬影響,接收中國藝術精髓的近距離時期,成就了他作品「東西門」的風行於世。

戰後臺灣美術史上,楊英風延續雕塑先驅黃土水的寫實成就,成為將近代雕塑與現代雕塑,由古典寫實帶進自然寫實的重要推手。同時,他也是將東方文化「虛空間」概念,融入現代雕塑的先行者,成為臺灣第一個公共藝術的實踐者。

早在1970年代以前,楊英風率先提出景觀雕塑的概念,強調藝術與個人的關聯、互動,是臺灣文化藝術產業現代化的推動者,尤其開「公共藝術」與「環境藝術」風氣在先,讓臺灣現今公共藝術光輝耀眼。楊英風投身環境藝術數十載,更在世界各地創建許多耀眼的公共藝術作品,其「發光發熱」的程度,以及他所倡導「大乘景觀」的思想,奠定了臺灣公共藝術創作之先河。

楊英風除了在創作方面成就斐然,也培育了許多目前台灣中青輩的雕塑家。其中最著名的弟子,正是他一手提攜出道的雕塑家朱銘。楊英風原有個跟隨他學藝的女兒楊漢珩,後來他將女兒布施給佛教、法號「釋寬謙」,父女兩人一生同為創造佛教建築之美而努力。

釋寬謙費時8年攝製《我父英風》一探父親楊英風深情人生

寬謙法師(1956─)生於藝術氣氛濃厚的家庭,熏習藝術涵養,又具佛教性向,畢業於淡江建築系。自幼熟知楊英風先生方外摯友覺心法師,又因楊先生為法源寺塑造的佛像作品,最令法師心儀,因此發願在佛教藝術氣氛濃厚的環境中安身立命,於西元1986年2月,禮拜法源寺覺心法師剃度出家。

法師在自我修學中,深契印順導師思想,悠遊於其深廣、博精的思想中,在佛教的現代化課題中尋到一條明路,落實印公導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也就是以正確知見為內修基礎,生生世世在人間行菩薩道,隨緣盡分地利益眾生。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 菩薩則現何身而度之,因此菩薩道千變萬化,大乘佛法讓佛教活潑、多樣化,而充滿了生命力!

法師又以其專業之建築與藝術涵養,輔助仁慧法師任內諸多建設,包括法堂的建設、開闢覺園、增設各項藝術品、華藏寶塔的修建,以及設立「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及「法源寺別苑」等,都可看到法師著力甚深的蹤影。

寬謙法師除了長年說法研經外,並結合藝術弘法佈教之特色,西元2000年,於國立交通大學為楊英風先生設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主持中心的文獻、圖像資料庫建立,及數位美術館之架設與出版書籍,因此與資訊科技、學術研究有更進一步的認知與應用,並為人文、藝術與科技之結合,盡最大的努力。

西元1998年召開之佛教建築研討會及同年兩趟印度朝聖、石窟之旅,對印度石窟與佛教建築之興趣愈加濃厚。西元2000年起又與交通大學有密切且長期的學術接觸,興起進修求學之願,民國2005年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為日後行菩薩道之資糧,為寺院道場之建築奉獻所長。

2010年寬謙法師配合現代信眾的生活需求,目前正積極籌備北投環境清新自然的「覺風佛教藝術教育園區」,融合佛教的修行理念及建築藝術的特質於空間中。寬謙法師一路行來堅守著佛陀訓勉的宗教精神,而且為弘揚佛教藝術及建築的推動不遺餘力,獨特的典範將再為弘法利生的菩薩行誼、揚灑出另一道與眾不同的新風貌!

紀錄電影《我父英風》則是寬謙法師在出家30多年之後,決定拍攝的影片。為拍攝本片,她2015年與符昌鋒導演及工作團隊開始合作,從臺灣啟程追尋父親足跡,並在途中拜訪諸多故舊友人,包括蕭瓊瑞、神林恆道、朱銘、劉國松、謝里法、林保堯、陳履生、丁寧、林絲緞、潘襎等名家都在片中提及大師楊英風對時代的貢獻與對後世的影響,見證這位一代大師引領臺灣藝術的百年風華,以及他對家人、教育、藝術與國家的深情人生。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