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菲合製!

格局龐大!溫暖富含人性!

★勇奪坎城市場展Docs-in-Progress大獎
★榮獲萊比錫國際紀錄片與動畫影展最高榮譽
「金鴿獎」等3項大獎提名
★獲選蒙特婁國際紀錄片影展觀摩影片
★獲選新加坡國際影展觀摩影片
神造了他們,他們也造了神…
折翼姊妹
Divine Factory
菲律賓裔美國籍導演
潘宇綱(Joseph Mangat) 溫暖力作

電影簡介 劇情大綱 國際佳評
導演介紹 角色簡介 預告觀賞


老闆員工都是LGBTQ《折翼姊妹》發現同志桃花源

由台灣、美國和菲律賓聯合製作的紀錄電影《折翼姊妹》(Divine Factory),劇情描述一個座落於馬尼拉、如迷宮般的天主教雕像工廠中,一群LGBTQ正埋首生產神像的人生故事。菲律賓裔美國籍導演潘宇綱(Joseph Mangat)原先想拍攝一部劇情片,卻在勘景時意外發現這座同志桃花源-老闆和員工全都是LGBTQ,直歎「他們的故事太豐富了,比編的劇本還精彩」,決定直接取材、並費時6年拍攝完成這部紀錄電影。

這部命題有趣的《折翼姊妹》,直揭「神創造了他們、他們也創造了神」的創作核心。劇情描述:在一座馬尼拉天主教雕像工廠中,所有員工、甚至包括老闆,全都是LGBTQ族群的社會邊緣人。他們每天窩在簡陋並受污染的環境裡,為菲律賓、甚至國際市場生產天主教雕像來維持溫飽。諷刺的是,向來不被天主教認同的他們,竟在這裡成了「造物主」:他們白天「造神」,晚上卻想變成「女神」。

導演潘宇綱藉《折翼姊妹》片中這群有趣多姿的工人日常群像,同時探討了性向和資本主義之於弱勢族群的欺凌與剝削。電影成功捕捉了菲律賓人看似樂天、其實多愁善感性格,並一揭他們痴迷宗教文物的真正原因。不僅連續獲選德國萊比錫、加拿大蒙特婁、新加坡和香港亞洲等國際電影節,並獲德媒盛讚「格局龐大」,CNN更讚賞電影「客觀、溫暖富含人性」。

從小在天主教會長大的導演潘宇綱,本身就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拍攝《折翼姊妹》時,受到法國大師布列松和葡萄牙大師佩德羅科斯塔的極大啟發,讓他對處於絕望境地的邊緣人群的描繪更具同理心。片中這群LGBTQ的天主教徒,即使性向、價值觀不被教會認同,卻依然從容面對挫折和掙扎,秉持著樂觀、充滿活力的態度,持續對教會與社會盡責奉獻,讓人大感敬佩。

[BACK]

白天他們「造神」,晚上卻想變成「女神」…

在菲律賓拉一座如迷宮般的天主教雕像工廠中,一群酷兒們每天曝露於有毒粉塵中,為菲律賓廣大的宗教商業市場生產雕像。他們以雙手、藉樹脂塑造了受人尊敬的天主教神像。這份工作幫助他們免於步入充滿毒品、暴力與貧窮的殘酷現實,並提供一座與世隔絕的庇護所,讓他們得以喘息。他們一邊鑄造、繪製「沉睡的聖若瑟」(Saint Joseph)雕像,一邊相互調侃彼此的性生活,白天他們「造神」,晚上卻想變成「女神」…。

《折翼姊妹》(Divine Factory)引領觀眾一探TML天主教雕像工廠的員工們,是如何在此工作與生活,以賺取微薄薪資、溫飽自身生活,並一揭他們之間,涉及金錢、宗教與性取向的複雜關係。諷刺且有趣的是,這群不受天主教認同的同志族群,正矛盾地為教友們打造著神的雕像,儼然成了「造物主」。菲律賓裔美國籍導演潘宇綱(Joseph Mangat)透過片中荒誕的工人日常群像,同時探討了性向和資本主義如何之於弱勢族群的欺凌與剝削。

[BACK]

"揭示社會現實,宛若一場神聖的祝福。"-【萊比錫國際影展】(Dok Leipzig)
"深入人心!透過記憶與工藝探索工匠日常。"-【新加坡國際影展】(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描繪社會矛盾縮影、審視信仰與資本的複雜關係。"-【蒙特婁國際紀錄片影展】(Montreal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格局龐大!令人驚豔的全方位紀錄片。"-德國影媒【Testkammer】
"看似簡單的探索,卻蘊含豐富論點。"-國際影媒【Asian Movie Pulse】

[BACK]

「身為菲律賓人,天主教深深植根於我們的文化中──它的教義是法律的一部分,它的儀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形象隨處可見。描述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印在汽車、房屋和商店的正面。從毯子到空氣清新劑的平凡物品等都標有耶穌的形象。但這些物品沒有神聖到被納入天主教會。為什麼這些物品與十字架、念珠、聖人不同?又是為什麼讓手作的雕像等物品變得神聖?他們不也是製造和行銷的產物嗎?我很想知道這些物品是從哪裡來的,重要的是,它們如何轉化為神聖的東西?這些問題成為《折翼姊妹》這部紀錄片的動力。」

-導演 潘宇綱(Joseph Mangat)

師從法國新浪潮影人 潘宇綱耗時6年紀錄《折翼姊妹》

潘宇綱(Joseph Mangat)是菲律賓裔美國人。師承前衛法國新浪潮影人尚皮耶戈罕(Jean-Pierre Gorin),取得影視新媒體藝術碩士學位之際,亦榮獲學院艾美獎與數個獎學金和獎項;編寫、執導和剪輯幾部在各國際影展放映並獲獎的短片。他的影片乍看是探索平凡俗世中了無新意的詩語,卻聚焦在過程中通常不為人知的瞬間。他曾在非營利藝文組織「太平洋藝術運動PacArts」(Pacific Arts Movement)擔任節目企劃和講師,也曾於翠貝卡電影學院(Tribeca Film Institute)擔任影視內容製作人和導演。

潘宇綱原先想拍攝一部劇情片,卻在勘景時意外發現座落於馬尼拉、如迷宮般的天主教雕像工廠,老闆和員工全都是LGBTQ,驚嘆於他們豐富的人生故事直嘆,潘宇綱直接取材,費時6年完成這部紀錄電影,本片更在2023桃園電影節舉行台灣首映。由於本片「神創造了他們、他們也創造了神」命題太過有趣,潘宇綱以視訊現身電影節映後座談,引發觀眾熱烈提問,不僅探詢電影之於宗教與性向的命題,甚至關心這群LGBTQ老闆及員工在疫情後的近況。

有趣的是,潘宇綱本身就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從小在天主教會長大,並畢業於天主教學校,他在籌拍《折翼姊妹》時,驚奇發現這些LGBTQ的天主教徒,即使性向、價值觀不被教會認同,卻依然從容面對挫折和掙扎,秉持著樂觀、充滿活力的態度,持續對教會盡職盡責,讓他大感敬佩。

[BACK]

丹尼爾(Daniel),又名──波伊(Boy)

他是 TML 工廠的經理,為一名同性戀者。他強烈認為聖若瑟雕像的製作對工廠員工在財務和精神方面都有顯著的影響。他強調,「這不僅可以幫助工人經濟上的發展,而且可以引導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員工們每個星期天都會去教堂做禮拜,便能證明因為聖若瑟,信仰在他們的生活中被重新點燃。

雀兒希(Chelsea)和蕾雅(Rhea)

她們是變性後成為女性的畫師,曾經做過畫師工作轉而以網路視訊從事性工作,隨著政府禁止於線上平台進行情色表演後又回到 TML 工廠當繪畫師。他們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尊重教會對同性婚姻的態度,還有上帝只創造了男人和女人的想法。

恰比(Chabi)和瑪佳(Maja)

一對女同性戀伴侶,其中一位帶著一個八歲的孩子,她們製造的雕像,為她們帶來相對高的收入,而成為工廠員工中財務最成功的範例。她們自己的「沉睡的聖若瑟」雕像在安蒂波洛教堂得到了加持祝福,不久後接到了許多訂單,她們因此能夠買房。現在瑪佳會向她製作的每尊雕像祈禱。

邦索(Bunso)和阿兵(Bing)

中性裝扮的兩位打磨工,努力地維持生計。阿兵正在照顧一個名叫約書亞的十歲男孩,並與一位也在 TML 工作的畫家──泰絲交往。邦索是一名新進的員工,居住在工廠以外的地方,她為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苦苦掙扎,並抱怨她所在社區不斷地發生毒品殺人事件。

維格(Virgo)和瑪莉特(Mariette)

TML 的長期員工,這對夫妻兢兢業業為兩個孩子提供一個家。維格曾經同教宗一樣向雕像祈禱,不久之後,他的祈禱得到了回應。然而,儘管訂單增加,維格仍然無法為他的兩個孩子存錢,因為某次的風暴水災摧毀了他們的器具和成品,工廠借貸給需要的員工,而每每獲得薪水就得償還部分貸款。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