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柏林影展金熊獎競賽片
橫掃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10項大獎提名
![]() |
★《噢!柏林男孩》影帝 湯姆希林
★《無主之作》影后 莎斯基亞蘿絲達爾 ★改編納粹禁書 耶里希凱斯特納一生代表作 一場末世愛戀和充滿未知的未來
永別了,柏林
Fabian: Going to the Dogs
《二姊妹的情人》奧斯卡名導
多明尼克葛拉夫 最新力作 |
電影簡介 | 劇情大綱 | 國際佳評 |
導演介紹 | 演員簡介 | 預告觀賞 |
納粹禁書首登大銀幕《永別了,柏林》橫掃德國奧斯卡10獎提名
這部史詩格局的電影《永別了,柏林》,是德國導演多明尼克葛拉夫(Dominik Graf)的最新力作。葛拉夫認為「現今的我們,依然活在威瑪時代」。該片根據作家耶里希凱斯特納(Erich Kästner)的代表作改編。該書曾是上個世紀德國最暢銷小說之一,之後遭到希特勒禁止並焚毀,直到2013年終以原稿重新出版,並被葛拉夫拍成電影,描述一個年輕人法比安(湯姆希林 飾)在放縱主義盛行的年代,所經歷的情感與遭遇。片中成功捕捉了威瑪共和時代的焦慮與傷感,而人們對一個新興恐怖政權的視而不見,最後終將這個國家推向萬丈深淵…。 「時代變了」是電影《永別了,柏林》的感嘆;片中頻繁出現的海報文案「要學游泳」,則是對這個殘酷時代妥協的提醒。湯姆希林出色飾演了這位疏離的時代見證者「法比安」,卻拒絕與其身處的、越來越殘酷的時代妥協,終究未學會在這片時代海洋中游泳。而他的有所不為,正是維護其自尊的最後基石,展現了知識份子身處亂世洪流的風範。 《永別了,柏林》拍攝地包括德國最東部城市:哥利茲、馬爾施維茨、包岑,以及柏林、小馬赫諾等地,更包括名震全球的巴伯爾斯貝格製片廠,也是好萊塢大片《行動代號:華爾奇麗雅》、《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及《飢餓遊戲》等片的拍攝地。 |
當墜入愛河,法比安決定甩開頹廢、全力振作…
自從一戰倖存後,法比安對社會保持著清醒與疏離。摯友拉布德則熱衷共產主義與社會運動,博士論文遲遲未能交出。女友柯妮莉亞因為夢想成為明星,屈服於電影製片的脅迫而獻身…。貧賤愛情百事哀,心碎的法比安目睹事業與愛情雙雙成為泡影,就在摯友拉布德意外死去之後,崩潰的他決定離開柏林,回到了德勒斯登的老家。 由於製片的力捧,柯妮莉亞的演藝事業正蓄勢待發。深信宿命論的法比安,鼓起勇氣連繫了柯妮莉亞,兩人愛火未熄,相約在柏林酒吧私會。但就在法比安前往赴約的路上,竟面臨一場關乎人性價值的考驗。此時威瑪共和國面臨崩解,柏林也陷入了空前浩劫…。 |
"重現德國最輝煌時代!"-杉磯時報 Los Angeles Time
"見證歷史!"-偏鋒雜誌 Slant Magazine
"大出意料、新鮮奇觀、充滿挑戰性!"—權威影評indieWire
"全片引人入勝!"—綜藝Variety
"一切都完美到位、讓人目不轉睛!"—好萊塢報導Hollywood Reporter
"電影語言大膽創新!"—銀幕 Screen International
"猶如更加自由放縱的《馬丁伊登》"—視與聽Sight & Sound
"放浪不羈,魅力迷人。"—國際影評MUBI
"獨樹一格!"—國際影評Film Inquiry
|
“現今的我們,依然活在威瑪時代。” -多明尼克・葛拉夫 Dominik Graf 微妙而尖銳《永別了,柏林》葛拉夫獲選柏林金熊獎提名
葛拉夫可說是德國最有才且多產的作者型導演。90年代他主要拍攝電視影集,尤其擅長拍攝犯罪題材,如《犯罪現場》(Scene of the Crime)、《布太太狂笑》(Mrs. Boo Laughs)以及《天蠍座》(The Scorpion),先後都成為熱播的經典節目。他並先後奪下「巴伐利亞電視獎」、德國「阿道夫格林默電視獎」、德國「巴登電視獎」、德國「廣播電視獎」以及「電視星大獎」。 2002年,葛拉夫以電影《懸崖》(The Rock)入選柏林影展競賽片,引發影壇熱議。觀眾與評審對這部以數位拍攝的電影,有著褒貶不一的兩極評價,但該片仍一舉奪下巴伐利亞電影獎年度最佳影片大獎。2005年,他以電影《紅色白鸚鵡》(The Red Cockadoo)再次叩關柏林,還接連奪下西班牙馬德里影展最佳導演、以及摩洛哥馬拉喀什影展最佳影片大獎。
|
湯姆希林放浪逛妓院《永別了,柏林》獲德國影協獎影帝提名
從不擔心被定型的湯姆希林,還曾連續在《亂世有情天》、《名畫的控訴》兩部二戰片中,演出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納粹軍官。最新作品是《金魚俱樂部》、《無主之作》、《不愛鋼琴師》,以及史詩電影《永別了,柏林》(Fabian: Going to the Dogs)。 湯姆希林在電影《永別了,柏林》飾演帶有社會矛盾性的年輕歷史博士「法比安」:他的夢想是當個作家,卻為現實做著行銷寫的工作;正當他準備放棄工作時,愛情卻來,而他必須跟自己、以及身處的時代戰鬥。導演多明尼克葛拉夫(Dominik Graf)早在劇本創作階段,就認定影帝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是最適合飾演「法比安」的人選。片中不論深陷愛河的癡心戲,得知摯友死去的崩潰戲,湯姆希林都演得令人動容,而他片中大逛妓院、縱情聲色犬馬,甚至多場深情浪漫的全裸演出,除獲國際影媒MUBI盛讚「放浪不羈,魅力迷人」,英國權威媒體【視與聽】(Sight & Sound)更讚賞他演技「演出自由放縱」,直逼威尼斯影帝獲獎片《馬丁伊登》,也讓他一舉獲得德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羅絲達爾為愛裸舞《永別了,柏林》一絲不掛獲雙料影后提名
2015年,莎斯基亞羅絲達爾再次以獲獎無數的影片《騷動年代》(We Are Young.We Are Strong)以及《狼的誘惑》(Wild)驚艷影壇。2018年,她與湯姆希林一同演出《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她在片中飾演影響男主角一生想法的關鍵人物「小阿姨」,劇中的悲慘遭遇更令觀眾心痛不捨。 莎斯基亞羅絲達爾在電影《永別了,柏林》(Fabian: Going to the Dogs)飾演一名擁有多重面貌,並一心力爭上游的準律師柯妮莉亞。出身成謎的她,因緣際會成為電影公司的法務律師,卻一心往明星之路邁進。事業心旺盛的她,雖與文青法比安墜入愛河,卻在遇上大製片馬卡特後毅然分手,追尋人生另一個夢想。片中她與男主角敬業演出多場全裸做愛戲,甚至一絲不掛為愛人跳舞,蕩漾愛意展現無遺。而她精彩的百變演出並獲美國【好萊塢報導】(Hollywood Reporter)盛讚「演出完美到位、讓人目不轉睛!」,並雙雙榮獲德國奧斯卡、德國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亞伯拉罕舒赫放縱傷感《永別了,柏林》重現德國最輝煌時代
2018年,亞伯拉罕舒赫憑藉電影《格拉德貝克》(Gladbeck)獲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大獎;2019年,他靠著電影《蘿莉破壞王》(System Crasher)的陪讀員一角,榮登德國電影獎影帝寶座,隔年更憑《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再度囊括德國電影獎最佳男配角。2022年由他主演的黑白史詩電影《Dear Thomas》橫掃德國電影獎12項大獎提名,他更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亞伯拉罕·舒赫在電影《永別了,柏林》(Fabian: Going to the Dogs)飾演富家公子拉布德。出身富裕的他,不滿社會現狀,並熱衷於共產主義與社會運動,博士論文遲遲未交。他雖針貶時事鞭闢入裡,才華文采引人讚嘆,卻因傲慢性格得罪校方,人生最後落得以自殺終結,令人不勝唏噓。亞伯拉罕·舒赫片中演活了戰後放縱主義盛行下的年輕人際遇,充分捕捉了威瑪共和時代的焦慮與傷感,獲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讚嘆「重現德國最輝煌時代」,助該片獲選柏林影展金熊獎競賽片,並橫掃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攝影、劇本、剪輯等10項大獎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