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義指揮家的新高度,讓全世界觀眾仰望
![]() |
★榮獲美國明尼阿波利斯
-聖保羅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提名 10歲,他立志成為指揮家
25歲,他掌管蒙特婁管弦樂團 35歲,他拯救了費城管弦樂團... ![]() ENSEMBLE
導演:尚‧尼可拉斯‧歐宏
演出:亞尼克‧聶澤-賽金 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 |
電影簡介 | 劇情大綱 | 導演介紹 |
演員簡介 | 預告觀賞 |
歐洲巡演八天七場《指揮巨星亞尼克》含蓄樂迷變痴狂!
這部音樂紀錄電影《指揮巨星亞尼克》,不僅完整收錄「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在亞尼克領軍下,征戰德國多特蒙德、科隆、漢堡演奏廳,荷蘭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音樂廳,以及巴黎愛樂廳等連續七場的精彩演出。更華麗呈現布拉姆斯《圓舞曲華爾滋》、艾爾加《謎語變奏曲》、蕭士塔高維奇《第四號交響曲》、貝多芬《第六號交響曲:田園》、高沙可夫《西班牙隨想曲》、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及莫札特《第39號交響曲》等名曲,尤其招牌曲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更被亞尼克視為「終極享受」,讓含蓄的古典樂迷變得痴狂,被歐媒讚嘆形容「誰在觀眾飲料偷加興奮劑?」。
亞尼克也是古典樂界同志代表性人物之一,與伴侶在一起長達26年。向來自然低調的他,在收到許多年輕同志音樂家的來信後,開始做了一些小改變,「我認為他們需要看到一些正面的例子,要為自己感到驕傲」。電影《指揮巨星亞尼克》除展現亞尼克與樂團成員如家人般的親密情感,更一揭指揮家之於樂團的重要性,引領觀眾以嶄新且專業的視角,近距離感受這些將對音樂的熱愛、昇華成自己生命的藝術家群像。 |
他們將挑戰在八天之內、連續七場的歐洲巡演...
25歲便接掌「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的亞尼克,為使這趟首次的歐洲巡演臻近圓滿,一口氣挑選出艾爾加、馬勒、布拉姆斯、蕭士塔高維奇、貝多芬、高沙可夫、德弗札克,以及莫札特等名家共十多首經典曲目來練習。樂團包括了數十種不同樂器,每位團員又都是優秀的音樂家,如何能達到高水準的演出成就,亞尼克與每位演奏者的默契,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為展開這趟人生的首次巡演,「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卯足了勁加緊練習。亞尼克與音樂家們一邊做足準備,一邊回憶起創團的篳路藍縷,以及舞台下的風雨人生。而能讓他們撐過沿途風雨的,除了彼此將音樂視為生命的熱愛,還有那份濃得化不開、如家人般的親密情感...。 |
2016年起,歐宏費時四年、執導拍攝了最新力作《指揮巨星亞尼克》(Ensemble),展現出「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追求藝術巔峰、展開首次歐洲巡演的劃時代故事。該片因為男主角樂團總監的亞尼克‧聶澤-賽金(Yannick Nezet-Seguin)廣獲全球矚目,並提名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國際影展」最佳紀錄片。片中除展現「大都會管弦樂團」首次歐洲巡演的點點滴滴,更一揭樂團指揮家之於樂團的重要性,引領觀眾以嶄新且專業的視角,近距離感受這些將對音樂的熱愛、昇華成自己生命的藝術家群像,獲〈紐約時報〉讚譽「敲響了天堂之門」。 |
打破極限觀眾仰望《指揮巨星亞尼克》展現頂尖指揮家新高度
25歲那年,亞尼克獲邀擔任「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L’Orchestre Metropolitain De Montreal)的藝術總監以及首席指揮家。但他精采的表現,很快更開拓國際疆土,成為鹿特丹愛樂的首席指揮。亞尼克35歲時接任「世界五大管弦樂團」之一的費城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震驚全球!但他帶領樂團挺過了金融海嘯難關,也為百年歷史的「費城之聲」帶來了新活力,引領費城管弦樂團成功走向世界。 2018年9月,亞尼克再度晉級、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第三任音樂總監,為其開啟出全新氣象,紐約媒體紛紛以「歌劇院的希望」來讚賞他。如今他不僅同時身兼「紐約大都會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兩大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近期更獲「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的終身合約。身兼多職、行程滿檔的他,彷彿永遠有用不完的能量,他把每個樂團都當作自己家人,親和力十足的他在Twitter寫著:「熱愛網球、貓、人群,是費城管弦樂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蒙特婁大都會交響樂團的爸爸,鹿特丹愛樂的叔叔」。
關於指揮藝術,亞尼克完全信奉他的音樂導師、已故指揮大師朱里尼的見解,「指揮家是為音樂服務的人。作曲家、指揮與樂團的關係就像行李中轉,你要負責把行李(作曲家的作品)交到旅客(觀眾)手裡,指揮的作用是傳遞,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亞尼克始終如一的謙虛態度,也讓他贏得了音樂家及樂迷的心。有趣的是,他毫不諱言自己也常聽R&B音樂,還曾是「電台司令」(Radiohead)演唱會的狂熱粉絲。擁有新世代的多元與熱情,使亞尼克所指揮的樂團,常能打破極限,創造出全新世代的演出效果。 電影《指揮巨星亞尼克》(Ensemble)即以亞尼克為劇情主軸,藉由一場即將展開的歐洲巡迴之旅,逐一開展他與「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每位音樂家的親密情感,並將他對音樂的獨到見解逐步釋出,讓人見識到了一個頂尖指揮家、謙遜與專業的新高度。 蒙特婁管弦樂團《指揮巨星亞尼克》歐洲巡演8天7場創紀錄
2000年時,年輕的亞尼克‧聶澤-賽金(Yannick Nezet-Seguin)以25歲之姿、擔任該樂團的藝術總監及總指揮職務,便與該團卓越的音樂家們建立、維持了長達20年的良好的關係。這樣的合作關係,也為「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接踵而來的揚名立萬、永續經營,甚至國際名聲,帶來了莫大的助益。 在亞尼克領導下的「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不斷追求卓越:他們透過演奏會、專輯出版,致力於以創新方式來呈現管弦樂。其由加拿大ATMA唱片公司錄製發行的20多張古典樂專輯,更展現了該團的卓越與膽識,為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名聲。2016年,該團曾與法籍男高音費亞松(Rolando Villazon)以及俄國男高音亞布德拉薩柯夫(IldarAbdrazakov),合作錄製了首張德國DG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發行的專輯,大受全球歡迎。最新專輯則是2018年春天出版的「布魯克納交響組曲」。 「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的魁北克一流音樂家們,總是密切地與觀眾在一起,並在多年努力下,成為古典樂壇一支深具代表性的管弦樂團,擁有無敵的跨世代粉絲人數。每年,該團都會在蒙特婁音樂廳舉辦超過50場的演出,有時甚至跨進蒙特婁娛樂區演出,試圖將他們將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傳遞給各行各業的人,並透過年輕音樂愛好者的活動參與,來推廣古典音樂教育。 「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曾於2017年蒙特婁「建市375週年」慶典上,與來自各領域的音樂人、歌手合作,完成了極重要的演出。2017年秋,該團在指揮家亞尼克‧聶澤-賽金率領下,展開了首次的歐洲巡演,挑戰在八天之內,橫跨德國、荷蘭與法國等三國、六城市連續七場演出,不僅刷新該團成立35年來的演出紀錄,更獲得媒體、樂評及觀眾的極高讚譽。首次的歐洲巡演,不僅奠定「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的國際樂壇地位,更因過程被拍成紀錄電影《指揮巨星亞尼克》(Ensemble)更加打響國際知名度。歐洲巡演結束隔年,便分別獲得蒙特婁藝術委員會、魁北克藝術與文學委員會頒發「最佳國際巡演」大獎。「蒙特婁大都會管弦樂團」2019年與合作20年的44歲的指揮家亞尼克‧聶澤-賽金,簽下了「直到永遠」的終生合約。 |